医泽众生的一袭白布衣

文章来源: 上海彤程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17-04-11 14:09:43   点击次数:

记中西部儿科培训医生专访吴宏英
文/特约作者 黄辉生
编/实习生 靳聪聪
 
视病如亲的她,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着每个儿童,每个家庭的命运。因为被需要和被信任,责任也相对很重,所以更需要不断的学习进步。偶然的契机,她参加了“中西部儿科医生培训计划”。那一年,她过透的学习交流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无论是医学上还是心态上,他期待学成之后,带回的不只是知识与医疗专业的提升,更带回无数个孩子的未来。一袭白布衣,不只医泽众生,更贴近了人性最真实的美丽。

“不好意思刚刚接了个电话,我奶奶病重了。”就在采访快结束时,吴医生的微信突然断线,大概5分钟后,她回给我这样一条消息。从小她就要经常照顾家里的病号,经常要往医院跑,作为一名医生,生老病死,她比我们有更深刻的记忆和感悟。
 
吴宏英,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中医院儿科主治医生,科室副主任。她留着齐肩的学生头,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在街上如果有家长遇见她,都会领着孩子亲切地喊她“姨妈”。
 
从医18年,她手上治愈的孩子不计其数,“儿科医生”这个头衔,要比“医生”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因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作为母亲,她更能够理解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所以她总是会耐心地和病人家属沟通,她就像她自己爱喝的普洱茶,她朴实无华,但甘淳暖心。
 
融安县被誉为“中国金桔之乡”,同时也是国家贫困县,物产的富饶和医疗资源匮乏,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2007年8月,吴医生所在的医院成立了儿科,那个时候,医院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都是从内科转入进来,而吴医生就是其中之一。
 
儿科是业内公认的“收入低、强度高、责任大”的科室,很多同行都不愿意做儿科,而吴医生在这个岗位上马上要满第十个年头了。她每天七点半到科室,开始查房,接待急诊病人,然后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中间几乎没有休息,午饭就快速地扒几口,因为病人太多,一餐饭有时候要分五六次才能吃完。
 
2015年的5月2日,她作为彤程基金会“中西部儿科医生培训”第一期的学员,到达国内儿科水平翘楚的上海新华医院,开启新的学习,同样在这一天,爷爷去世了,家里人怕影响她学习,过了很久才告诉她。如今她已学成归来半年多,再回想新华医院学习的那一年时光,她骄傲地说:“现在参加这个计划变成了我们医院的优良传统,我是我们医院第一个,今年有第二个同事去,接下来我们科室的主任也要报名呢!”

未标题-1.jpg

问:彤程基金会,以下简称彤
答:吴宏英,以下简称 吴
 
:在学习期间的日常是怎样的?
:因为我所在的是全国贫困县,我们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我选择在重症科室学习, 希望可以学到更多经验带回家乡。如果是日班,每天6点就要起床,虽然离医院很近, 但是事情很多,所以7点之前就要到医院,开始分析病人病例,跟主管医师汇报病人的病史。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给我们讲解很多知识。7点半到11点半基本上都是站着的, 查房,中午吃完饭就写病程记录,有时候带病人去检查,差不多要忙到晚上七八点。
 
:是什么契机参与了彤程基金的中西部儿科医生培训项目?
:2015 年,我那时候已经是科室的副主任了,我当时想进修,但是我们这边机会特别少,大多数是市内或者省内的。我咨询了柳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廖主任,她推荐了这个项目,我就报名了。如果我不问,我可能就错过这个机会了,真的是很幸运。
 
:参加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
:首先我要说服医院领导,让他们相信和认可这个项目,因为我是第一个去的嘛。也得有同事支持啊,因为我去了以后科室就少了一个人。新华医院是国内儿科最好的医院,这个项目又特别好,还给我们补贴,所以大家都挺支持我的。去之前,我看了很多专业的书,但是到了以后发现还是差距挺大,一开始学习有点吃力,比如我们那边就没有呼吸机,完全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我每天晚上回来都看书,一般会看到十二点左右,也会主动地去问老师,会跟同宿舍的学员讨论。
 
:在项目期间,你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有一次在重症监护室,跟我的老师谢伟教授一起抢救一个病人。那天晚上病人病情突然恶化,送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了,谢伟老师就守着病人,非常细致地观察,严谨的分析,因为治疗过程病情会出现变化,会反复,我们就要分析哪里出了问题,不停地调整。那天晚上就不停做心电图,测血压,血气分析,我们一个晚上都不敢睡。
谢伟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他对学术特别严谨,对病人很耐心,你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很有人格魅力。重症监护室里面有很多小孩都戴着呼吸机,用了镇静剂,身体是动不了的,如果一个姿势久了其实也会累。谢老师查房的时候就会给他们换一个姿势,也会逗孩子开心,或者拍拍孩子,给他们一个拥抱。这些细节让我非常感动。我现在也会这样做,我也会逗孩子,你有亲和力以后,孩子会更配合。 最开心的就是认识了这些老师,和进修的同事,我们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回来以后,我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联系老师,他们会远程指导我们。我有几个病人经过老师指导以后确实好转很快。
 
:参与这个项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基础理论方面,更扎实了。因为查房的时候老师不断给我们讲解,因为新华医院的儿科很厉害,所以我们对诊疗技术有了更多了解,规范很多;临床思维方面,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在学术上很严谨,这对医生来说真的是很必要的。以前我们很多是经验医学,现在是循证医学,讲究临床经验的。 

特别大的收获是对疾病的认识上,思维上的改变。特别是在呼吸系统这块,比如哮喘,以前都是要抗生素啊糖皮质激素,这些对小孩子特别不好。在新华医院的我就发现,没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住院,不需要住院,不需要糖皮质激素,只要做好宣教,病人家长对疾病有更正确的认识和配合治疗,在家做雾化就可以了,没必要住院。回来以后我看到哮喘的或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孩子,我就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和家长沟通,治疗的思路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参加这个项目之后,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
面对重症急诊的病人,比以前更加胸有成足,更加自信了。像有的疾病以前我们是不敢留在我们医院的,因为没有底,现在就不一样。比如,之前有一个孩子肾病综合症复发,我们咨询了新华医院的老师,调整治疗方案,很快就康复了,还有一个急性肾炎的孩子, 血尿,我运用在新华医院学到的方法,一开始效果不是很好,我打电话咨询老师给了我一些指导,现在孩子也治愈出院。 

工作的心态上,更积极了。孩子不会表达,生病了只会哭,你判断病情的时候就得靠经验,要更有细心地观察。而且现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医生的要求会比较高,我们差不多一半精力经历花在治疗,一半精力花在对付家长。在新华医院看到我们老师和医护人员都特别敬业,特别专业,我现在对待病患和家长都更有耐心了。 

我在医院的时候,有很多民间的慈善机构、志愿者来医院做义工,特别是在血液肿瘤科,很多白血病患儿,就有很多志愿者来关心他们,有大学生来陪他们做游戏,一些市民跑来送钱送物资,然后默默地离开不留名。这种无私的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我,我跟我爱人现在经常会周末假期的时候组织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贫困山区捐物资给孩子。我们家已经跟两个贫困家庭结对子了,我很愿意帮助他们。
 
:作为项目的亲历者,你觉得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在哪里?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吗?
:因为我们西部相相对落后,学习机会很难得,我们有机会到先进的医院学习,得到全国领先的技术指导,回来以后很大程度改善了我们当地的治疗水平。我现在兼任科室的副主任,经常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系统的讲一些治疗规范。他们平时遇到一些不好处理的病人也会请示我。对实际的工作真的帮助很大。
 
:如果再让你选择一次,还会做儿科医生吗?
:会的,我喜欢孩子,我觉得孩子天真可爱,跟他们在一起我的心情比较开心。而且儿科的医学知识对我自己的孩子和亲友也有很大帮助。我觉得做工作,经济利益不是第一位的,只有你真的喜欢这个工作,才能坚持下去。
 
:你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 我期待自己在新华医院的所学所感,更加熟练的应用在看诊及服务中,我也期待更多偏远地区基层的儿科医生可以得到像“中西部儿科医生计划”这样的机会,藉此来提升自己与偏乡地区的医疗服务。
 
我更期待,未来,儿科可以得到社会和医院更大的支持,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投入,社会和家长能更多的理解我们儿科医生;同时也期待我们这些基层的儿科医生可以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的医疗技术更加精进,然后更好的去回报社会,对得起这一袭白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