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实录系列三:暖心助力,从不缺席——记云南澜沧民中走访

文章来源: 上海彤程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21-11-13 08:00:38   点击次数:

03 暖心助力,从不缺席——记云南澜沧民中走访

记录者:彤程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彤程公益基金会实习生欧阳
记录者:彤程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彤程公益基金会实习生欧阳

10月18日,我们在舟车劳顿之后来到了位于中缅边界的澜沧民族中学进行杉树班的走访。路途虽然辛苦,但祖国西南的瑰丽风景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绵延不绝的高山大川,层层叠叠的山路,明亮湛蓝的天空,都使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地的老师用特产食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科普了当地的习俗和学校的管理教育方式。

老师告诉我们澜沧这边的人们信仰小鸟、老鼠和葫芦,因为祖先生在葫芦里,是依靠小鸟去啄、老鼠去咬,才从葫芦里出来的。他们又用一种叫“多依”的水果招待我们,“多依”外表看着像是小青枣,口感酸酸涩涩的,蘸着辣子和盐巴食用。

抵达学校后,我们和学生们在多媒体厅进行了亲切的分享和互动。面对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旅途的疲惫也一扫而光。我们为学生们介绍了彤程集团的背景和成就,表达了基金会对社会公益的关心,也讲述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和工作历程,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门口停了非常多的电瓶车,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是学校老师们和走读的学生们回家用的,他们很多住在半山腰,但家里买不起汽车,就骑电瓶上下山。”
学校门口停了非常多的电瓶车,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是学校老师们和走读的学生们回家用的,他们很多住在半山腰,但家里买不起汽车,就骑电瓶上下山。”

学生们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积极提问,问题涵盖了方方面面,“高中生活是什么样的?”“怎么学好英语?” “你的梦想是什么”“在学习之外你都会做什么呀?”“你有没有什么想要告诫我们的话?”学生们的热情真是令我们受宠若惊,一个小时甚至不够用,以至于分享环节结束之后,许多同学们纷纷围到了我们身边继续问问题,或是来要联系方式。还有学生自制了小礼物送给我们,令我们大受感动。

学校的走访结束后,我们到访了学生的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志向。窗外风声呼啸,绿树成荫,虽然自然景观令人心潮澎湃,但此地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辛,山路崎岖蜿蜒,许多孩子家无力承担买汽车的费用,学生上下学只能乘坐电动车,甚至步行,一旦天气不好,或天色变暗,学生们的安全就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免使人心酸。

家访的时候,孩子们都在上课,他们的父母也在外工作,只有爷爷奶奶待在家中接待了我们。这个孩子家里的屋顶低矮,干草做的屋檐上晾着几双小小的运动鞋,墙上贴得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奖项。通过与两位老人的交流得知这家有三个女儿。奶奶提到孩子们勤奋懂事,学习成绩和运动都很好,平时晚自习结束得较晚所以在学校住宿,周末会回家,生活上也不太用他们操心;不过爷爷思想传统,认为还是得再生个儿子才能支撑这个家。

在获得允许后我们进到女儿们的房间看了看。狭小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张床和一个小矮柜,柜子上放着一些杂物和作业本。墙上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彩笔画的画、几句英文和网址,还有加粗的“北京大学医学部720分,三年奋考只为当医生”的字样。将其中的一个网址输入了浏览器,发现原来是感恩妈妈的动画,孩子的乌鸦反哺之情令人动容。

因此此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安保制度很严格。从澜沧到江城的路途中我们经过了数不清的检查站,签了许多《不参与跨境违法承诺书》,到傍晚才到达。第二天一早将去我们走访江城一中,看望杉树班的孩子们。

短暂的行程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很多事物却留在了记忆里。这里的孩子们虽然出身贫困,但人人都怀揣梦想,这里的大人们单纯淳朴,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自给自足,却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为这些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未来,正是基金会创立的初衷。我们希望我们提供的资助能成为孩子们与未来连接的一道桥梁,他们可以凭此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得到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勇气,走出山区、走出贫困。同时彤程的帮扶也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回馈社会的榜样,这些懂事的孩子们长大了后,他们也会学会感恩,把学到的东西,达到的理想来再次回馈给山区,让贫困的地方慢慢的变得富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写在最后:

我是欧阳,今年18岁,初中到高中阶段在上海某国际学校就读,是纽约大学的准大一新生。在去美国上学前,我在上海彤程公益基金会实习并参加了云南学校杉树班的走访。此次走访使我更加贴近地了解了边境地区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获益匪浅,便将所见所感记录在了这里。实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这段珍贵的经历令我十分难忘。